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

【食記】澳門.瑪嘉烈蛋撻店

7.1過了澳門一轉,本想去澳門科學館看看,卻碰上週四定休日。唯有在賭場玩玩,再找點未吃過的試試。

瑪嘉烈葡撻聽就聽得多,卻一次也未吃過,上次來葡撻已賣完,心有不甘,這次三時多就來到。這裡只有室外座位,夏天來真的很熱。



唯有速戰速決,買了兩件葡撻找個位置快快吃掉。葡撻的酥皮烘得酥脆,面層焦度適中,不會黑了一大片,內餡軟滑,奶香濃郁,不槐是葡撻的名店,硬要挑剔的話,就是酥皮有點過油了,如果可以乾身一點點就更完美了。



其實這裡除了葡撻,還有賣其他包點及飲品,要不是天氣太熱,多買點喝的在這裡坐坐感覺也不錯的。

題外話,據說KFC葡撻的配方也是跟瑪嘉烈買的,說實在味道真的差不多,只是近年KFC的葡撻縮小了,內餡不飽滿,吃起來感覺很可憐。

瑪嘉烈蛋撻店
http://www.openrice.com/restaurant/sr2.htm?shopid=23791

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

【食記】尖沙咀.鼎泰豐

記得第一次吃鼎泰豐是在數年前的台北,當時的感覺是食物都正正常常,沒什麼特別,唯獨服務十分好。因此,香港店開業後也沒什麼想去吃的意欲,當然還有其他原因,例如價錢太貴,又例如那條永恆的人龍。

終於,一個平日的晚上,男友提議來吃。九時多來到,不用等位。



我人未到,男友就點好菜,有原味水晶肉,小籠包及台式麻醬撈麵。

先來的是冷盤原味水晶肉。水晶肉就是豬手豬皮做成的凍,吃起來鹹鹹香香,中間的碎肉入口即化,蘸醋吃味道不錯。這味前菜膠質很重,又不油膩,很適合女生吃。



再來是鼎泰豐名物小籠包,一客六隻,包得工整,湯汁多,全部挾起來都沒有破損,是一貫的好手功。味道嘛,還是那句,正正常常不過不失。吃過最好的小籠包是台北的明月湯包(舊文連結)。在香港比這裡好的有翡翠拉麵小籠包(尖沙咀店),還有男友家附近的不知名小店,可惜都已成過去,最近兩家店都大不如前了。另外想說,這裡的薑絲很老,也切得不夠幼身,吃來有渣,也扣了不少分數。



麻醬撈麵說實在已沒什麼印象了,總之味道就不太特出,沒有可令人記得的點。



不太夠飽,又多點了個酸辣湯。這裡的酸辣湯不錯,材料多,酸辣度都剛剛好,不會太濃稠,各方面都恰如其分。



會再來嗎?短期內應該也不會了,反而想推介一河之隔的深圳鼎泰豐,價錢相宜,小菜的味道有驚喜,尤其那個魯肉飯,是台灣以外我吃過最好的,都只賣八元人仔。不過那邊的小籠包就比較差,只有一般街邊上海菜館的水準,而服務也只是大陸級數,不過一分錢一分貨,普通小菜真的不錯。

鼎泰豐
http://www.openrice.com/restaurant/sr2.htm?shopid=21002

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

【食記】大角咀.力奇四季火鍋

近三十度的夏日,男友不知哪來的興緻搞了個火鍋局,地點是大角咀的力奇。這裡的環境佬味甚濃,但地方乾淨,冷氣充足,吃火鍋的話也不算很差。



力奇一年四季都是旺場店,由於沒有訂位,我們六點就到達,當時只有兩三?人。找個位置坐下,侍應就拿來醬料,有醬油,生蒜及辣椒,可自行調配口味。不過個人認為這就湯底夠味,材料也夠新鮮,醬料是可有可無的。





朋友未到,先點了個豬骨湯底。湯底極大堆頭,配料堆得似山一樣高,要先撈起上層的瓜菜才見到真正的湯底。這個豬骨湯煮得奶白,喝起來有濃郁的豬骨香,口感黏稠,感覺真材實料,而且也煲得夠火侯,單用來喝也很不錯。湯料也很豐富,除了大量豬骨,還有雞腳,蓮藕,蘿白等,難怪鮮甜又重膠質。





來這裡的目標,是一人來一隻鮮鮑魚。 鮑魚六十多元一隻,每隻手掌般大,上桌時還在動,夠新鮮。學GourmetKC的做法,清了窩大火煮十二分鐘。煮好的鮑魚去殼後連著內臟。不怕內臟的話可以吃,味道甘香。鮑魚非常鮮甜,爽口彈牙,來這裡一定要試。



除了鮑魚,也點了好些生料,肥牛當然是少不了的,這裡的肥牛有分大中小的,見鄰桌的肥牛大得驚人,我們點了個小的,結果真的很少,大概只有十多片,還好牛肉質數很不錯,油花夠,入口軟滑,牛味也重。想說的是墊底的生菜超多,有一整碟的份量,還有他們用一整條蔥來裝飾(?)很有創意,如果切一切放在湯裡應該很不錯。



另一味很不錯的,是這裡的手打雙滑。雙滑分別是蝦滑及墨魚滑,兩款都打得起膠,吃來爽口彈牙,而且鮮味十足,真材實料。



想試的還有雞腸和鯇魚腸,可惜是日沒有賣,只好隨便點了一些其他的,都正正常常,沒什麼特別。整晚唯一要彈的,就要那碟美國桶蠔,蠔很大隻,看起來沒什麼問題,灼煮後咬第一口,腥得要命,硬著頭皮吃完一整隻,全起起雞皮,很可怕。



在OPENRICE看到不少食評說這裡服務差/無服務,我會說是真的沒什麼服務可言,點菜自己畫紙仔,要什麼自己去拿會比較快,但港式食肆就是這樣,接受到就來,接受不到的去酒樓會比較適合,我自己就沒所謂,好吃就好。

力奇四季火鍋
http://www.openrice.com/restaurant/sr2.htm?shopid=14836

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

【食記】台北.烏來老街

烏來的美人湯(連結)寫好了大半年,這遍烏來老街終於也出土了。我喜歡台灣的老街,因為我愛古早味,尤其是古早味的美食。可烏來這條老街沒有太多的古早味,感覺上太現代化了一點,還好食物還不錯。

聽說這裡的名物是冰溫泉蛋,果然整條街都在賣,我們選了家媒體強力推薦店(XD)高家冰溫泉蛋,應該錯不了吧。





冰溫泉蛋並非真的很冰,應該說是涼涼的吧,看上去像日式的鹵蛋。咬看一看,蛋黃呈半固體,非常軟滑且有蛋香,鹵水味道淡淡的,卻又能滲透整隻雞蛋,真的很好吃。(BTW,用來存放冰溫泉蛋的器皿也很可愛)





吃過冰溫泉蛋再向前,不一會就走到街尾。街尾有家賣山豬肉香腸的店子門外擠滿了人,店員努力地在烤著香腸,更重要的是,烤香腸的味道實在太誘人,我又忍不住加入等香腸的隊伍了。因為現烤的關係,等的時間都蠻久的。



烤好的香腸,還要塗上特製醬料。香腸吃起來肉質扎實,肥瘦適中,味道咸香,烤得香口冶味,加上微辣的醬料,真的不錯。不過單吃有點肥膩,我們學著身旁的食客拿顆生蒜,一口蒜一口香腸的吃,除了減低油膩感,味道也更香更刺激,正!



回頭找家店子吃午餐,老街上有幾家主打泰雅原住民風味的餐館,菜式都大同小異,我們選了這家阿春美食店,原因是裡面人多一點。由於吃了點東西,沒有很餓,只點了生炒山豬肉跟竹筒飯。



炒山豬肉炒得很香,味道也不錯,不過山豬肉很韌,咬不太開,是因為我們城市人牙齒不好嗎?



竹筒飯聞起來有竹香,但吃起來略淡,不算很特別。我們對這個竹筒飯有個迷思,就是竹筒破開後,有一層薄膜包裹著米飯,這層膜到底是什麼?要不要吃呢?因為它緊貼著米飯,不吃會浪費很多米飯,但吃起來又怪怪的。



最後臨離開時還買了個小米麻糬,可惜選錯了口味,黑糖跟麻糬是不合的,好好的麻糬給我浪費了,對不起。



臨走前拍一下老街。老街其實也不只有吃的,這裡還有個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,介紹泰雅族原住民的生活情況,也值得一看,畢竟旅行除了吃吃喝喝,也希望了解一下別的地方的生活文化吧

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

【食記】京都.拉麵小路.德島 ラーメン東大

第四天,我們到京都車站的拉麵小路晚餐。拉麵小路雲集了七家全日本不同地區的人氣名店,我們事前沒有想過要吃那一家,就用香港人的標準,去最多人排隊的那家吃,而且看圖片,這家德島的拉麵跟平常見到的不太一樣,相信是值得一試的。





說是人多,其實也不過四五人在排隊,很快就到了。跟很多拉麵店一樣,這裡也是要先買票的,我們買了兩個德島拉麵,一個加肉,另一個加半熟蛋,當然也少不了啤酒,這裡沒有生啤,只好要瓶裝的。另外,這家店的生雞蛋是免費的,就放在枱上,因此我們可以一次吃到兩種雞蛋的不同的風味。







瓶啤是Kirin的一番榨り。麥味濃,也易入口,不錯。



拉麵來了,兩碗麵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,只是一碗肉多一點,一碗多了一只半熟蛋而已。慳家的我倆把半熟蛋一分為二,一人吃一半,又在其中一碗下了生雞蛋,一次過試齊兩種風味。





都說過,這裡的拉麵跟一般吃到的不一樣。先說湯底,看照片就知道是很濃很濃的,樣子似平日吃的味噌湯底,但並不是,喝起來反而像煮肉的醬汁,味道跟肉非常配合,單喝很好喝,加了生雞蛋味道比較溫和一點(關於生雞蛋,我們見坐對面的情侶是隔開蛋白,只下蛋黃的,我們也有樣學樣,不知是否正確的吃法呢),也很不錯。再來是那些薄切的肉,因為肉的醬汁味道很濃郁,老實我真的吃不出來是豬肉還是牛肉(官網說是豬肉),醬汁美味,肉也煮得入味,也十分好吃。麵條是直身的,吃起來有咬口,能夠吸附湯汁一起吃。最後是那隻半熟蛋,蛋黃當然是流心的,醬油味道淡淡的,沒有蓋過蛋香,這一味,我在日本從未吃過做得不好的。

由於時間關係,我們之後也沒有再來拉麵小路,其他幾家拉麵店也沒有機會試,有點可惜,不過可以吃到從未見過的拉麵也很不錯,還決定不到要吃那一家的朋友,不妨考慮這家看看。
拉麵小路
京都駅ビル10階
http://www.kyoto-ramen-koji.com/

德島 ラーメン東大
http://www.ramen-todai.com/

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

【食記】九龍城.隆姐泰國美食館

一連寫了很多遍日本遊記,大腦開始便秘起來,還是回一回氣寫寫近日吃過好吃的。

喜歡吃泰國菜,更喜歡泰國。很高興最近在微博看到胡慧沖說曼谷已回復惜日的繁華,Central World也將在年底重開,Topshop也好像搬了過Childom。雖然短期內未必會再到泰國,但仍希望泰國日後和和平平,以便我繼續血拼,繼續SPA。

扯遠了,其實想說最近吃了一餐美味的泰國菜。在香港要吃泰國菜,我和男朋友一般都會到九龍城,原因是價錢便宜口味又正宗。這次來的隆姐之前也來吃過一次,突然想吃泰菜,又來了這裡。



三個人,點了泰式鳳爪,冬陰公,鴨肉湯河,本來還想要個海南雞飯,但見到牆上手寫的餐牌有鐵板蠔餅,就改為要蠔餅。



這裡的鳳爪是白色的,沒有鮮紅的醬汁,但不要少看它,吃起來夠酸又夠辣,是個清新又能引起食慾的前菜。


再來是冬陰公,用小爐上,可一直保持熱度。冬陰公的材料足,香料味道濃郁,也有蝦的鮮味,辣勁強,好喝。



由於兩個前菜辣度太強,要點個龍眼冰解辣,這個龍眼冰味道清甜,喝得出是真材實料,味道跟在吉隆坡喝到的羅漢果龍眼冰糖燉冬瓜(連結)有幾分相似。



主食鴨肉湯河分量不多,一個人吃剛剛好,我們三個人分食每人只有一小碗。湯河最美味的部分是湯底,感覺有點像煮過鴨肉的鹵水,一口粉一口湯,十分美味,至於鴨肉,只是配角,叫做有點肉下肚吧。



吃到這裡,不禁令我想起去年在曼谷的柯多哥(Or Tor Kor)市場吃到的鴨肉湯河,湯底更濃香,鴨肉更鮮味,河粉是一大片的,可掛更多的湯汁,懷念!(遊記還未寫,希望會有面世的一天吧。)



柯多哥(Or Tor Kor)市場的鴨肉湯河

另一個充滿回憶的菜色是鐵板蠔餅,也是去年在曼谷的光海鮮吃過的,一直念念不忘,在這裡見到有賣,就立即點來一試。用鐵板上枱,霹靂啪啦又煙霧迷漫,視覺較果不錯,至少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眼球。這裡的蠔餅做得比較乾身,蠔和蛋都很香口,但不至過熟,蠔仔鮮甜肥美,中間的雞蛋仍有一點點的蛋汁,跟光海鮮的半熟蛋不一樣,但各有各好吃,推介!

2010年7月8日星期四

【食記】京都.ひさご

休息過後,我們繼續踏上尋找親子丼之路。這間ひさご是旅遊書介紹的,其名物是親子丼和茶そば。

店子就在清水寺往八坂神社的路上,沿途還可以到龍馬之墓參觀,這天行動不便,就沒有上去了。餐廳隱身在住宅之中,招牌也沒有很大,一不小心就會看漏眼。



室內是佈置也是簡簡單單的,感覺像家庭式的店子。



我和男朋友都愛親子丼,就點了兩個親子丼。飯未到,先來了點漬物,味道還不錯。



再來是主角親子丼,單看外表已經極為吸引了,大蔥和雞肉被半凝固的蛋汁包裹。聞上去有一股甜甜的日式高湯味道。味道更是跟我所認知的親子丼完全不一樣,蛋汁除了濃郁的蛋香,還有柴魚高湯的清香,蛋汁內的雞肉是意想不到彈牙而有雞味。最特別的是香港一般吃到的親子丼都是加洋蔥煮的,而這裡是加大蔥的,使整個親子丼的香氣食味跟平日吃到的完全不一樣,只能說非常好吃。另外也可加點山椒粉同吃,山椒粉應該是跟我們的花椒是同類來的,可日本的山椒粉並沒有辣味,只有一種獨特的香氣。加點在親子丼內,味道更香更有層次。




這裡的親子丼是我和男朋友吃過最好的,吃得十分滿意。可是後來在找資料寫文時發展,日本人對這裡的評分並不十分高,只屬中規中則,看來是我們吃得好的日本菜太少,少見多怪罷了。

ひさご
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下河原通八坂鳥居前下ル下河原町484
http://restaurant.gourmet.yahoo.co.jp/0006712135/M0026000527/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